1990—2020年三江源水源涵养能力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周雪彤孙文义穆兴民宋小燕赵广举高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也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揭示三江源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对于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提高区域水资源供给能力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nVEST模型,定量分析了三江源区水源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草地生态系统为三江源水源涵养功能主体,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20.04亿m~3。1990—2020年三江源水源涵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为1.80亿m~3/a(P<0.05),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63.84亿m~3。生态治理前(1990—2005年)水源涵养量增长速率高于生态治理后(2005—2020年)。三江源区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显著增长面积为22.07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0.79%。生态治理前,降水量增加、实际蒸散量增加和实际蒸散比降低等气候变化为驱动水源涵养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生态治理后,林、草地面积增加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驱动水源涵养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
- DOI:
10.20103/j.stxb.202212093547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 分类号:
X171.1
中国知网独家网络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安徽省医疗废物产生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 孙明珍,杨婷,孟晶晶,李依依. 环境工程学报. 2024(06)
- [2]河南省PM2.5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韩艳,董慧敏.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23(06)
- [3]四十年中国热浪归因死亡负担时空变化史(英文)[J]. 陈慧琪,赵亮,董伟,程亮亮,蔡闻佳,杨军,鲍俊哲,梁信忠,Shakoor Hajat,宫鹏,梁万年,黄存瑞. Science Bulletin. 2022(13)
- [4]1975—2020年黄河“几字弯”沙漠化时空变化[J]. 李森,杨宗英,赵鸿雁,那仁图雅,安桂香,谢家丽,贾晓鹏,颜长珍. 中国沙漠. 2024(05)
- [5]基于Landsat8影像的天津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郭润琳,郭继发,陈鹏飞.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3(06)
- [6]2010—2023年黄河口地区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李佳瑢,季民,靳奉祥,张春生. 测绘科学. 2024(09)
- [7]北黄海夏秋季营养盐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海波,史华明,裴绍峰,刘海洋,王丽莎,石晓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S1)
- [8]抚河故道水体透明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 吴鑫,彭宁彦,何亮,王瑞,刘方平,向爱农,苏甜,刘颖,葛刚.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1(02)
- [9]基于多源碳卫星融合产品的中国地区XCO2与人为CO2排放时空变化[J]. 王震山,绳梦雅,肖薇,杨凤珠,林彬,徐兴祝,柳艺博. 中国环境科学. 2023(03)
- [10]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中国2003年—2018年CO2时空变化研究[J]. 肖钟湧,陈颖锋,林晓凤,刘珊红,谢静晗,谢先全. 遥感学报. 2022(12)